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張醫師

張醫師是我們在萬方外科三個月的導師,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在這三個月有什麼生理或心理上的重大問題需要解決的話,就需要找他來幫忙解決。

第一次看到她是在查房的時候,雖然他是整外唯一的女生,但感覺上卻比整外其他的男醫師都還要瀟灑,這完全對上我的脾胃阿~跟他講話完全就是直來直往不需要什麼修飾,一些阿諛奉承的言語他更是不屑一顧,這對不喜歡這套的我來說更是如魚得水。在整外的三個禮拜裡聽了不少她的抱怨,而他也教了我們很多,不過雖然他很愛抱怨,但是其實該做的事情他一點都不馬虎,就算是被別人有意無意的針對,她還是概括承受,而且寧可相信他們是學藝不精或是不想去care這個患者。

我喜歡他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他很"簡單",不喜歡過多的繁文縟節,講起話來完全不跟你客套,但是也因為這樣你完全可以知道他真正的想法,也讓你跟他聊天的時候會很放心。

他常不只一次的說到所謂的patient care應該是要去了解病人完整的問題,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說他不相信一個病人一次有五六個diagnosis,他覺得很多時候病人就只有一個diagnosis,其他的病徵都是由這個並延伸出來的,所以就像一串粽子一樣,你不是一個一個去把粽子撿起來,而是去找出這串粽子的源頭然後一次把他提起來,重點就是要如何去找源頭。

另外就是把所有病人的可能狀況都想清楚,例如一個作thoracotony的病人就要小心他在術後會因為疼痛而沒辦法呼吸的問題,因此就需要先幫他們插管以防萬一,而不是等病人發生狀況的時候才一個一個去解決。

再來就是要把握住universal的原則,中文的解釋就是"放諸四海皆準",物理的說法就是"定義",要是一個知識只能適用於某種狀況,而且還會隨著不同的外在條件而改變的話,那這種東西基本上就不用理他了,因為你就算會了也沒有用。但是要是一個東西在PS是這樣,在GS(一般外科)也是這樣,甚至在其他內科外科都一樣的話,那這種知識才是你一定要知道的。

對我來說這些東西當然都是相當遙遠的,臨床經驗缺乏,基礎知識也快要遺忘殆盡,現在的我我就連要判斷哪位學長姊講的是對的還是錯的我都完全沒辦法,因此當遇到這些不同的說法我也只能記在心裡等以後遇到相同的狀況再一個一個去驗證。但我相信老師告訴我們的這些給了我們一個很好也很遙遠的目標,這是在往後的過程相信會是一個很好的指引。

很感激老天讓我有這麼好的機會能夠遇到張醫師。

沒有留言: